一、redis的基本概念

redis是一个内存数据库

1、NOSQL

即 Not-Only SQL( 泛指非关系型的数据库),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。

2、主要作用

(1)为热点数据加速查询(主要场景)。如热点商品、热点新闻、热点资讯、推广类等高访问量信息等。

(2)即时信息查询。如各位排行榜、各类网站访问统计、公交到站信息、在线人数信息(聊天室、网站)、设备信号等。

(3)时效性信息控制。如验证码控制、投票控制等。

(4)分布式数据共享。如分布式集群架构中的 session 分离消息队列。

二、redis基本数据类型(value的数据类型)

1、String

以key-value的方式进行存储

image.png

2、hash

image.png

3、list

image.png

4、set

set类型:与hash存储结构完全相同,仅存储键,不存储值(nil),并且值是不允许重复的

image.png
image.png

5、zset

三、Jedis

image.png

1、基于连接池的连接

JedisPool:Jedis提供的连接池技术

poolConfig:连接池配置对象

host:redis服务地址

port:redis服务端口号

创建jedis的配置文件:jedis.properties

1
2
3
4
jedis.host=192.168.40.130  
jedis.port=6379
jedis.maxTotal=50
jedis.maxIdle=10

创建JedisUtils,使用静态代码块初始化资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public class JedisUtils {
private static int maxTotal;
private static int maxIdel;
private static String host;
private static int port;
private static JedisPoolConfig jpc;
private static JedisPool jp;

static {
ResourceBundle bundle = ResourceBundle.getBundle("redis");
maxTotal = Integer.parseInt(bundle.getString("redis.maxTotal"));
maxIdel = Integer.parseInt(bundle.getString("redis.maxIdel"));
host = bundle.getString("redis.host");
port = Integer.parseInt(bundle.getString("redis.port"));
//Jedis连接池配置
jpc = new JedisPoolConfig();
jpc.setMaxTotal(maxTotal);
jpc.setMaxIdle(maxIdel);
jp = new JedisPool(jpc,host,port);
}

}

对外访问接口,提供jedis连接对象,连接从连接池获取,在JedisUtils中添加一个获取jedis的方法:getJedis

1
2
3
4
public static Jedis getJedis(){
Jedis jedis = jedisPool.getResource();
return jedis;
}

四、数据删除淘汰策略

1、定时删除

创建一个定时器,当key设置有过期时间,且过期时间到达时,由定时器任务立即执行对键的删除操作

  • 优点:节约内存,到时就删除,快速释放掉不必要的内存占用

  • 缺点:CPU压力很大,无论CPU此时负载量多高,均占用CPU,会影响redis服务器响应时间和指令吞吐量

  • 总结:用处理器性能换取存储空间(拿时间换空间)

2、惰性删除

数据到达过期时间,不做处理。等下次访问该数据时,我们需要判断

  1. 如果未过期,返回数据
  2. 发现已过期,删除,返回不存在
  • 优点:节约CPU性能,发现必须删除的时候才删除

  • 缺点:内存压力很大,出现长期占用内存的数据

  • 总结:用存储空间换取处理器性能(拿空间换时间)

3、定期删除

  • Redis启动服务器初始化时,读取配置server.hz的值,默认为10

  • 每秒钟执行server.hz次serverCron()——–>databasesCron()———>activeExpireCycle()

  • **activeExpireCycle()*对每个expires[]逐一进行检测,每次执行耗时:250ms/server.hz

  • 对某个expires[*]检测时,随机挑选W个key检测

1
2
3
4
5
6
7
如果key超时,删除key

如果一轮中删除的key的数量>W*25%,循环该过程

如果一轮中删除的key的数量≤W*25%,检查下一个expires[*],0-15循环

W取值=ACTIVE_EXPIRE_CYCLE_LOOKUPS_PER_LOOP属性值
  • 参数current_db用于记录activeExpireCycle() 进入哪个expires[*] 执行
  • 如果activeExpireCycle()执行时间到期,下次从current_db继续向下执行

image.png

总的来说:定期删除就是周期性轮询redis库中的时效性数据,采用随机抽取的策略,利用过期数据占比的方式控制删除频度

  • 特点1:CPU性能占用设置有峰值,检测频度可自定义设置

  • 特点2:内存压力不是很大,长期占用内存的冷数据会被持续清理

  • 总结:周期性抽查存储空间(随机抽查,重点抽查)

4、数据淘汰策略(逐出算法)

当新数据进入redis时,如果内存不足怎么办?在执行每一个命令前,会调用freeMemoryIfNeeded()检测内存是否充足。如果内存不满足新 加入数据的最低存储要求,redis要临时删除一些数据为当前指令清理存储空间。清理数据的策略称为逐出算法。(3类8种)

第一类:检测易失数据(可能会过期的数据集server.db[i].expires )

1
2
3
4
volatile-lru: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
volatile-lfu:挑选最近使用次数最少的数据淘汰
volatile-ttl: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
volatile-random:任意选择数据淘汰

image.png

第二类:检测全库数据(所有数据集server.db[i].dict )

1
2
3
allkeys-lru: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
allkeLyRs-lfu::挑选最近使用次数最少的数据淘汰
allkeys-random:任意选择数据淘汰,相当于随机

第三类:放弃数据驱逐

1
no-enviction(驱逐):禁止驱逐数据(redis4.0中默认策略),会引发OOM(Out Of Memory)

五、redis集群

1、主从复制

单机的 redis,能够承载的 QPS 大概就在上万到几万不等。对于缓存来说,一般都是用来支撑读高并发的。因此架构做成主从(master-slave)架构,一主多从,主负责写,并且将数据复制到其它的 slave 节点,从节点负责读。所有的读请求全部走从节点。这样也可以很轻松实现水平扩容,支撑读高并发

image.png

1)主从复制的作用

  • 读写分离:master写、slave读,提高服务器的读写负载能力

  • 负载均衡:基于主从结构,配合读写分离,由slave分担master负载,并根据需求的变化,改变slave的数 量,通过多个从节点分担数据读取负载,大大提高Redis服务器并发量与数据吞吐量

  • 故障恢复:当master出现问题时,由slave提供服务,实现快速的故障恢复

  • 数据冗余:实现数据热备份,是持久化之外的一种数据冗余方式

  • 高可用基石:基于主从复制,构建哨兵模式与集群,实现Redis的高可用方案

2)主从复制工作流程

主从复制过程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

  • 建立连接阶段(即准备阶段)

  • 数据同步阶段

  • 命令传播阶段(反复同步)
    image.png

阶段一:建立连接

建立slave到master的连接,使master能够识别slave,并保存slave端口号

流程如下:

  1. 步骤1:设置master的地址和端口,保存master信息

  2. 步骤2:建立socket连接

  3. 步骤3:发送ping命令(定时器任务)

  4. 步骤4:身份验证

  5. 步骤5:发送slave端口信息

至此,主从连接成功!

当前状态:

slave:保存master的地址与端口

master:保存slave的端口

image.png

阶段二:数据同步
  • 在slave初次连接master后,复制master中的所有数据到slave
  • 将slave的数据库状态更新成master当前的数据库状态

同步过程如下:

  1. 步骤1:请求同步数据

  2. 步骤2:创建RDB同步数据

  3. 步骤3:恢复RDB同步数据

  4. 步骤4:请求部分同步数据

  5. 步骤5:恢复部分同步数据

至此,数据同步工作完成!

当前状态:

slave:具有master端全部数据,包含RDB过程接收的数据

master:保存slave当前数据同步的位置

总体:之间完成了数据克隆

image.png

数据同步阶段master说明

1:如果master数据量巨大,数据同步阶段应避开流量高峰期,避免造成master阻塞,影响业务正常执行

2:复制缓冲区大小设定不合理,会导致数据溢出。如进行全量复制周期太长,进行部分复制时发现数据已经存在丢失的情况,必须进行第二次全量复制,致使slave陷入死循环状态。

1
repl-backlog-size ?mb
  1. master单机内存占用主机内存的比例不应过大,建议使用50%-70%的内存,留下30%-50%的内存用于执 行bgsave命令和创建复制缓冲区

image.pngimg

数据同步阶段slave说明

  1. 为避免slave进行全量复制、部分复制时服务器响应阻塞或数据不同步,建议关闭此期间的对外服务

slave-serve-stale-data yes|no

  1. 数据同步阶段,master发送给slave信息可以理解master是slave的一个客户端,主动向slave发送命令

  2. 多个slave同时对master请求数据同步,master发送的RDB文件增多,会对带宽造成巨大冲击,如果master带宽不足,因此数据同步需要根据业务需求,适量错峰

  3. slave过多时,建议调整拓扑结构,由一主多从结构变为树状结构,中间的节点既是master,也是 slave。注意使用树状结构时,由于层级深度,导致深度越高的slave与最顶层master间数据同步延迟 较大,数据一致性变差,应谨慎选择

2.2.1.3 阶段三:命令传播
  • 当master数据库状态被修改后,导致主从服务器数据库状态不一致,此时需要让主从数据同步到一致的状态,同步的动作称为命令传播
  • master将接收到的数据变更命令发送给slave,slave接收命令后执行命令

命令传播阶段的部分复制

命令传播阶段出现了断网现象:

网络闪断闪连:忽略

短时间网络中断:部分复制

长时间网络中断:全量复制

这里我们主要来看部分复制,部分复制的三个核心要素

  1. 服务器的运行 id(run id)

  2. 主服务器的复制积压缓冲区

  3. 主从服务器的复制偏移量

服务器运行ID(runid)

1
概念:服务器运行ID是每一台服务器每次运行的身份识别码,一台服务器多次运行可以生成多个运行id组成:运行id由40位字符组成,是一个随机的十六进制字符例如:fdc9ff13b9bbaab28db42b3d50f852bb5e3fcdce作用:运行id被用于在服务器间进行传输,识别身份如果想两次操作均对同一台服务器进行,必须每次操作携带对应的运行id,用于对方识别实现方式:运行id在每台服务器启动时自动生成的,master在首次连接slave时,会将自己的运行ID发送给slave,slave保存此ID,通过info Server命令,可以查看节点的runid

复制缓冲区

1
2
概念:复制缓冲区,又名复制积压缓冲区,是一个先进先出(FIFO)的队列,用于存储服务器执行过的命令,每次传播命令,master都会将传播的命令记录下来,并存储在复制缓冲区	复制缓冲区默认数据存储空间大小是1M	当入队元素的数量大于队列长度时,最先入队的元素会被弹出,而新元素会被放入队列作用:用于保存master收到的所有指令(仅影响数据变更的指令,例如set,select)数据来源:当master接收到主客户端的指令时,除了将指令执行,会将该指令存储到缓冲区中
​```![]()![]()